笔神作文

在悲歌中调谢的“梨花”

高一 议论文 1434字
2019-10-28 20:27:18

最初认识杨贵妃是在中学时期。吟哦着《长恨歌》中的诗句:“回眸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春寒赐浴华清池,温泉水滑洗凝脂……”及至最后“玉容寂寞泪阑干,梨花一枝春带雨。含情凝递谢君王,一别音容两渺茫。”这阅香软凄美的诗,何其美轮美兔!虽《长恨歌》主题未定,可我暗自认为:诗家白居易与我一样,对杨贵妃洒下一拘同情泪。由着这种心境,我重读了《中外名人小传》中的《杨贵妃》,读后仍不改初衷,进而对其不幸遭遇扼腕叹惜,在泪眼婆姿中,仿佛看到了一朵在凄风苦雨中凋谢的梨花。

“红颜祸水”?

有人说杨玉环是“红颜祸水”,甚至认为她是“祸国之本”,我却道是“红颜薄命”。从性格来看,她是个典型的贵族小妇人,是个对政治从不染指的贵妃。虽然她没有崇高的信念,但我们不能说她不善良,更不能说她是祸国之本,杨贵妃没有这份心,更没有这份能力。相反,她只是个单纯善良的女子,绝非妖言惑众、祸国残民的姐己之流。再说“冤有头,债有主”。虽然杨贵妃和杨国忠、號国夫人是兄妹至亲,他们的一切妄为都是因为有了贵妃的庇护,贵妃已在无形中成为他们的盾牌。在外人眼里,杨贵妃就成了罪魁祸首,因此很自然地,人们就认为杨贵妃才是“祸本”。但是,他们的罪过不能简单地归答于杨贵妃。实际上是怎样的呢?早在杨玉环入宫之前,玄宗其实已开始昏庸了,国家也正处在由“开元盛世”的繁荣走向衰微,祸国之根其实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种下了。安史之乱,杨贵妃成了始作诵者。当时的士兵将杨贵妃视作“祸本”,在他们心中,杨氏家族害了国家,人人得而诛之,而庇佑杨氏家族器张跋度的是杨贵妃。没有她,杨氏就不会如此张扬;没有她,玄宗——他们的皇帝也不会如此昏庸;甚至有人认为没有她,安禄山就不会起兵造反,于是杨贵妃被士兵的怒潮推上了绝路。其实杨贵妃不过是玄宗的替死鬼,成了士兵们泄愤的矛头所指。

当然,我们无可否认,也无意否认:杨贵妃的享乐主义对国家确实起着极为消极的影响。杨贵妃实在不是个好妃子,她从来不鼓励玄宗要亲政爱民。在她看来,玄宗只是她的丈夫,是她心爱的伴侣,对政治的漠然令她忽略了玄宗毕竟还是个管理万民的皇帝。每天的歌舞升平,纵情狂欢,确实让玄宗疏于国事。即使是这样,也不全是杨贵妃的罪过,她的错误就在于她政治意识的淡薄,她纯粹把玄宗当作一个普普通通的人。试问:一个弱质女子岂能主宰一个国家的繁荣兴衰呢?

“幸”,抑或“不幸”

如果你问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哪个最幸福?我的答案是——杨贵妃。

西施、王昭君、绍蝉都以天生丽质去达到各自不同的目的,她们都有着一颗炽热的忠心,都因为政治斗争的需要而在统治者身边周旋,可谓“身负重任”。这三位美女凭着自身的美貌出色地完成了她们的任务,但她们在感情上却是一片空白,甚至到了极大的伤害。“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更高”,可惜她们无福消受。

只有杨玉环的感情是完全释放的。一开始,她到玄宗身边就未带任何的政治目的,她只是把玄宗当作是自己的支柱。就因为这一点的不同,杨贵妃要比西施、绍蝉、王昭君幸福。她付出了真爱,也同样得到了自己倾心的玄宗的真爱,在感情生活上她是富有的。况且,在日常生活中,她不需要去顾虑么,也不需要思前想后地算计别人,更没有远离故土的思乡之痛。

因此,杨贵妃是最幸福的。设资图 但杨贵妃又是最可悲的。注出通她死得并不轻松,也死得最不情愿,她死在自己爱人的手里。在身后,她所背负的是最沉重的祸国罪名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,她甚至成为“女人祸水论”的最有力证明,他们认为就是她使得一个盛世国家从此一瘢不振,走向末路唐玄宗的昏庸,杨国忠的聚敛残忍,令百姓苦不堪言。但最终,他们却又残忍地将所有的罪过推由杨贵妃来承担。杨贵妃就这样稀里糊洗地成了这场动乱的出气筒和陪葬品。作为在正史上有记载的美女,她究竟是个祸国陕民的千古罪人,还只不过是个痴情的女子?也许,当我们走近她,揭开蒙在她周围的层层面纱时,我们会发觉,原来这就是杨妃……

鸣呼哀哉!玉陨香消——一枝带露的梨花,在无情的风雨中一瓣一瓣地凋谢了。